- A+
工作室工人作业中 工艺品的细节反复推敲 将已经完成的作品挂墙 妻子正在雕花 沈百平雕刻中 沈百平的名字,你可能没听过,但这位工艺大师的作品,却足以惊艳这座城。
淹城遗址内,近6米的大型手工雕刻九龙壁尤为出彩,这是沈氏团队历时5年之作; 红梅公园内的牌匾,是沈百平带领30人的专业团队设计雕刻完成; 常州状元楼大酒店,以建筑及其陈设的古色古香闻名石雕
。状元楼全套红木作品,从家具到雕梁、甚至小小摆件,都由沈百平设计并带领180人的团队施工完成…… 沈百平的工作室在阳湖菜场的二楼,大隐隐于市,他在喧闹之中,仍然保持着那份专注石雕。
走近工作室,便闻到了阵阵木香石雕
,听见敲击木头的“叮当”声响。推门而入,见到的是满屋的雕梁画柱,每个人都在埋头忙碌着:雕刻、上漆、组装……正在工作台前画图纸的沈师傅抬起头来招呼我,一侧的墙上,钉满了他的设计稿,一笔一划都透着他的专业。“这是所有工序的基础,就像是造房子的根基一般,马虎不得。”沈师傅介绍,所有的红木雕刻都必须在纸上起稿,然后照着样子在木头上雕刻,再上漆、打磨。
53岁的沈百平从学徒开始石雕,做红木雕刻已有30多年。“既然做了就要做出点名堂来。”学徒时期,他遇到了现在的爱人,两个人因为兴趣携手相伴,一起钻研雕刻作品,几十年的努力,从他们的手中,诞生了千百件佳作。
“这是一个特别枯石雕燥的工作石雕,复杂的工序,漫长的周期石牌楼都特别磨性子。一套作品往往需要花上几石牌坊个月的时间精雕细琢,有的甚至要花上几年的石雕工夫。”说起红木雕刻和自己的作品,沈师傅如数家珍,那份成就感与满足感溢于言表。他说,每一件作品都是有灵魂的,当它完成之时,就不再是简单的一个摆设、一套家具石雕,更成为一件艺术品。
在这个几乎任何工艺品都能用机器来批量生产的年代,不管门外如何嘈杂,人们的脚步怎样匆忙,沈百平始终怀揣一颗安静的心,坚持秉承传统的纯手工模式石牌楼,在木香中雕雕刻刻,几十年石雕如一日,始终专注地做一件事,不石牌坊断精益求精。
这是手艺的传承,也是文化的沉淀。
记者 蒋雯 摄影报道
本文版权归www.shidiao136.com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