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如果你想快速找到广州广播电台推送的精彩文章,可以设置“置顶”~
点击顶部“佛山广播电台”→点击右上角“...”→点击“设为明星★”
广州因水而生、因水而兴,众多江河谷地交汇处,有48个河岛。 大大小小的河岛散布在广州的各个区。 隔江望去,泉水密布的河岛就像漂浮在水底的绿洲。
图/深圳新闻网
绿树成海,鹭鸟飞翔。 这种河岛是深圳生态基础上的不可再生自然资源。 它对于改善水质、调节小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里是难得一见的远离人类影响、聚集了多种动物、动物的世外桃源。
图/深圳晚报
明天中午,深圳市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周霞将做客《早晨,从946开始》节目。
周霞表示,深圳将把河心岛的生态修复打造成典范。 明年,将完成全市48个河心岛“一岛一策”实施方案,把河心岛建设成为生态平衡、环境优美、物种多样的生态岛、水景丰富、特色鲜明、管理有序的城市绿洲,实现“再现绿水青山”的目标。
市自然资源局党组负责人周霞(左二)、禅县城罗村党委主任陈福明(右一)、佛山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关志业(左一)参与节目,共同探讨如何通过修缮河心岛,打造广州生态廊道?
初见成效,17个河心岛完成年度初检
周霞介绍:为全面落实国家、省、市推进自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部署,推动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深化,提高水域生态环境质量,打造城市水乡特色小镇,广州将河心岛生态修复作为《佛山市自然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规划》中的三大重点工程之一。 根据地理位置、现状特征和规划控制条件,河心岛可分为自然生态型、生态修复型和建设控制型三种类型。
2017年至2018年底,全市各区超额完成31个海岛实施方案编制任务,并根据实际情况编制了各海岛实施项目方案库。 去年,要求全面编制全市48个河流中心岛屿“一岛一策”实施方案。
截至2018年底,已对17个河心岛进行初查,全部通过初查。 不过,禅县狮山沙、顺德区顺丰岛等初检成绩不理想的两个河心岛,去年需要进行“回头看”初检。 此外,2019年还有14个岛屿的14个初步检查计划,其中生态修复型河流中心岛8个,自然生态型河流中心岛6个; 南海区、顺德区、三水区分别有7项、4项、3项初次检查任务。
首创岛长制,修筑河心岛生态廊道
广州在全省率先创建河心岛岛长制度。 《佛山市全面深化河心岛岛长制实施工作方案》后,2018年6月底前,全市全面建立岛长制、省级岛长工作领导小组,各区建立区镇两级岛长组织体系。 广州全面建立以党政一把手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打破部门、区域、层级壁垒,明确管理职责,实行联防联控,形成了“党政参政、自上而下共同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层层把关、层层落实”的工作格局。
十号岛镇级岛长徐国雄在河心岛日常执勤。 /深圳晚报
48座私人小岛,美化广州城市生态
南庄沙生态修复
南庄沙位于陈村兴群村,最初是作为农业风景区开发的。 广州河心岛生态修复以来,罗村乡拆除岛上违章建筑,绿化重建,恢复天然次生林。 同时,通过探索生态物种种植模式和室内淡水鱼养殖模式,完成了生态农业和生态渔业示范工程。
禅县城洛乡党委主任陈福明表示,后续将进行农田开垦。 目前,永久基本农田复垦复垦工程一期已完成农田平整。 同时,开展生态岸线重建工程和生态评价工作。 大理沙河中心岛将作为生态修复公益岛,有利于加快长效生态修复工作。
苍鹭天堂黑鱼沙
“流鱼沙”位于佛山勒流水道建龙段。 上岛走近一看,岛周围的护城河里种植着大片竹林,成千上万只白鹭聚集在这里农村牌坊,它们“嘎嘎嘎”的叫声就像一首优美的大自然交响诗。 (点击了解更多→顺德勒流有一座美丽的小岛,连周边的居民都可能没有去过...|守护禾心岛)
佛山银企携手改善黑鱼沙岛生态环境 图/深圳晚报
图/深圳晚报
经过多年的生态修复,鲫鱼沙岛动物群落丰富,自然环境优越。 白鹭、夜泳者等30多种动物不请自来。 竹林外的水系形成了护城河,构建了一道保护屏障,阻止捕猎者和外界干扰。 岛上的水域里有大量的虾。 最初放养它们主要是为了吸引昆虫进行狩猎。 后来转为自然养殖广州国际生物岛牌坊,形成了良好的生态链。 据勒流街道办事处简要统计,目前岛上休息的动物有万余只。
榕树可以起到加固路堤的作用
70岁的秦大爷10年来每天都在环岛水泥路周围执勤,清理枯叶和垃圾。 一路上榕树成荫,鸟鸣不绝。 “初春的每个夜晚,我还能看到鸟儿归巢的壮丽景色,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工作是多么幸福啊。”
海心沙城市中心绿洲
海心沙岛位于深圳市禅县城石湾镇高塘水道上,碧波回响,翠竹茂密,白鹭栖息。 (点击了解更多→你知道吗?广州市中心也有一片“海心沙”!繁华都市中的绿洲)
登岛后,只见岛上的竹林茂密茂盛,地上铺满了厚厚的枯叶,竹笋从地底探出头来。 原来的违章建筑和卡丁车赛道被拆除后,地面上长出了灌木丛和竹丛。 据介绍,岛上次生林覆盖率已达100%。
水下“鱼灯”灯笼沙
在广州上城广州国际生物岛牌坊,有一座河心岛,被称为“小鸟天堂”。 位于澜石二桥下游两三公里处,与佛山上城龙舟广场正对面。 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灯笼煞。 (点击了解更多→“苍鹭乐园”就在附近~游览灯龙沙,发现自然之美!|守护鹤心岛)
历史上的登龙沙是潭州水道上热闹的“水站”,附近的登龙沙河边经常停泊着渔船。 乐从镇小涌村委会副主任曾兆本回忆,原来的灯龙沙生态环境良好,40多年前就已经是白鹭栖息地。
现在,灯笼沙已成为广州商城水利水景中非常有名的景点,与岸边的滨江水景带相得益彰。
沧江岛太平墟
高明海边,有一座无人居住的小岛,名叫太平墟,岛上植被茂盛,芦苇摇曳。 太平圩曾经是繁华的集市,五十多年来没有经过人工开发,保留了最原始的生态景象。 (点击了解更多→曾经繁华的集市如何变成现在的“沧江生态岛”?)
蓝天下的太平虚岛绿树成荫,芦苇摇曳。 浅海里,荒地上野油菜花茂盛。
图/深圳晚报
西江岛“老鼠岛”
北江东北部有一座西江洲岛。 小岛占地约2.1英亩,在当地又称“老鼠岛”。 从西江洲北侧的简易码头上岛,沿着植被茂盛的蜿蜒小路行走,可见一座木质牌坊,“乐活香草生态岛”几个字依稀可辨。 不远处,薄荷、罗勒、艾草、莳萝等香草麦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图/深圳晚报
根据部署,西江州将提高生态系统自我恢复能力,辅以懒惰的人工措施,丰富当地自然生态动物和动物群落,减少森林覆盖率,促进河心岛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 到2020年,基本建成无人居住、非生产性、生态平衡、物种多样性的河心岛。
水乡《龙舟》10号岛
杜阮水道流经广州市南海区狮山镇罗村社区,形成一座两头窄、中间宽的小岛。 岛上终年常青,形似一艘红色龙舟。 岛上花草摇曳,鱼儿在浅底飞翔,鸟儿在树林中跳跃。 这个焕然一新的岛屿,让周边市民对生态文明建设有了更高的期望。
图/深圳晚报
冲刷了红尘,东涌水道上这艘永不捕获的“龙舟”更加甜美、更加美丽,为大厦工厂鳞次栉比的广佛交界处增添了一抹红色。 十号岛定位为粤港澳大湾区西海岸野生动物栖息地和重要的生态绿心。
生态惠民,构建长效机制,巩固修复成果
复旦大学水景系副书记金云峰认为,深圳在全省率先实行河心岛总督制度,为保证生态修复的持续实施提供了长效机制,也为未来谁来建设、管理、监管提供了答案。 它是可持续且可扩展的。 金云峰建议,广州应通过修复河心岛来推动城市生态修复。
国家林业局国有茶场和林苗工作西站原总工程师尤应田认为,顺德率先提出进行生态修复的48个河岛,是广州生态文明建设突破的创新蓝图。 尤应田认为,我国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存在大量河流岛屿,广州的经验具有示范作用。 同时,广州按照“一岛一策”提出整体解决方案,在修复过程中坚持以生态环境改善和保护为主的原则。 这些改进措施行之有效,值得全省借鉴。
“希望广州能够照顾好河心岛。
让深圳更加美丽。 ”
修复核心岛,是居民的生态福祉!
期待美丽的深圳
期待将广州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态城市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