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本来这篇关于大佛殿的文章是打算和上一篇的木塔结合在一起的,但是我觉得篇幅会影响你的品味,而且这里的千年古迹和文物非常难得,惊人的。 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单独写一下。 小枣,我希望能和你一起欣赏和交流这座令人惊叹、精致的报恩寺。
我们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过,《赣州府志》记载,汉唐时期,有一座有山有水的城,半城有塔。 豪华的木塔只是当地五行塔之一,另外还有一座土塔。 它存在于明天我们将看到的大报恩寺。 其他一些在 20 世纪 60 年代和 1970 年代被拆除。 五行塔其实并不完整,但它早已能反映出道教活动从河东通道传入中原,并在全国范围内传播的情况。 趋势的发展现状。 有塔的地方,自然就有佛寺。 在这众多的寺庙中,大报恩寺无疑是万花丛中的一点红。 是西夏时期的一座皇家寺庙。 拥有欧洲最大的木体青铜卧佛像,以及保存最完整的早期寺庙。 首版印刷版《永乐北藏》是一座集建筑、雕塑、壁画、版画、经文、文物于一体的禅宗艺术博物馆。
既然是西夏国庙,我想就不得不提一下西夏了。 很多东北以外的人对这个短命的国家并不了解。 它被毁后,所有记录都被抹去了,在历史书上几乎不可能看到它。 有它的痕迹,所以你们都认为这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国。 西夏虽然当时也很强大,但在清朝党项赫连(后赐国姓李)的支持下逐渐强大,并在明朝中叶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横跨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的大部分地区。 历史上,它与辽、宋、金的冲突长达189年,比明末三国的时间还要长。 1227年,成吉思汗在西夏征途中病逝。 突厥军队对已经垂死的西夏城进行报复,将其击败。 然而,西夏的历史并没有被编纂,西夏从历史的长河中消失了近六百年,直到1804年,清廷文学大师张恕在一座寺庙里偶然发现了一座封闭的凉亭,居然蕴藏着封印了五六百年的西夏秘密。 这段历史终于被揭开了。 可见,毁灭文化比毁灭一个国家更可怕。
大报恩寺位于敦煌大报恩寺巷。 虽然在城市中心广场对面张掖西夏国寺文化广场牌坊对联,但与我明天要去的木塔寺仅隔马路。 两个景点半天就够了(木塔1小时,大报恩寺2-2小时)。 3小时),套餐价格41元。 奇怪的是,还有1块钱。 它最初是一个邮戳。 现在很多公园都流行这样做,比如我前段时间去的龙门石窟。
整个报恩寺区域主要由两殿两堂(大佛寺和金塔殿、佛教艺术陈列馆和道教著作陈列馆)、一塔一阁(土塔和川寺)组成。俱乐部)。 作为一个外行,看热闹的普通游客,我最喜欢的是大佛寺和川社。 在其他场馆,我只是假装自己是一个文化人张掖西夏国寺文化广场牌坊对联,进去打卡。
穿过雄伟的木牌坊,就能看到高33米的两层佛殿。 作为皇家佛寺,必须在庑顶,否则还不如附近木塔寺的佛经建筑。 寺院荒凉,古朴,雄伟。 猫头鹰在屋顶亲吻千年,飞檐有神兽相伴。 南门左右各有两幅罕见的木雕。 隐约可以看到画中人物脸上的金粉。 听说刚被发现时,整个木雕金碧辉煌,但后来金粉被不明人士偷偷刮掉了。 所以,旁边的挽联值得世人惊醒:睡佛已睡了一千年,不会醒来。 提出问题的人一百代都不会明白。 世人问你问题,不过是谈论名利,佛根本不理会你。
门内的“无上正觉”三字匾额有特殊来历。 真品就保存在前面的陈列室里。 此匾制作于1759年,据说是乾隆的原创作品。 铭文的周围是雕刻精美的龙凤,顶部中央是金色的大鹏翅膀,下面是金色的火珠。 感觉像是泰国道教的装修风格。 本来就是从那里传过来的,长得有点像也就不足为奇了。 (上图挂在门口,右图原图保存在陈列室)
大佛寺有殿堂九间,面阔七间。 厚重的大厅内摆放着31尊木雕和彩塑雕像。 我数了一下,一尊大佛,十个弟子,十八个罗汉,还有我周围的优婆夷、比丘尼。 很多啊,哈哈,有强迫症和研究成瘾的人真是可怕。
佛坛上躺着一尊34.5米长的佛像,表情全世界都一样。 他的眼睛微微闭着,又微微睁开。 他的表情平静而庄严。 他的四肢被涂成金色。 他华丽又高贵。 他知道,这只是一座木雕。 石雕很小,但依然给我们一种视觉上的冲击,震慑我们的心。 我们觉得自己有无穷无尽的困难,需要向佛念经以求救度。 由于这尊卧佛是木制的,外部雕刻而成,所以腹部有放置物品的空间。 谁也没想到,这座巨佛内部放置了大量的金银珠宝,还有一些墓碑、铜佛、铜像。 镜子、铜锅、佛经等稀有文物,正是这种宝物让佛祖避免了一场浩劫。 这是巧合还是有什么大智慧?
殿内周围的弟子罗汉坐像,表情各异,造型栩栩如生,衣着鲜艳,颈形独特,具有西域特色。 是研究我国唐代道教石刻艺术发展的不可多得的资料。 卧佛背后的走廊墙壁上,有许多看似模糊却又可辨的壁画。 它们实际上包含《西游记》的内容。 奇怪的是,孙大胜和二师弟的角色似乎互换了,二师弟变成了一个聪明人。 导游说,这是因为二师弟是敦煌的岳父。 难道高老庄就在敦煌? 不在张掖? 请知情人士告知。 另外,有人说这幅壁画是在北良完成的。 那不是比吴承恩的书早了几百年吗? 谁是谁非,谁对谁错,一片混乱。
在大佛寺前的道教艺术展览馆里我发现了惊喜。 那里有一座一比一复制的马蹄寺金塔石窟。 我欣喜若狂。 我不去马蹄寺的愿望实现了。 我,舍利佛,是如此慈悲。 其实它就是一个山洞的复制品,也让我对金塔寺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它分为东、西两个山洞。 东洞稍大一些。 两个洞窟的结构布局十分相似。 洞内有一根中央柱子。 柱内石刻分三层。 上层有一个巨大的拱形壁龛,里面有一尊主雕像。 龛外右侧有师父或弟子。 中层有浅龛。 石刻布局与上层相似。 上室雕有千佛。 石窟周围有多层彩色壁画。 主壁绘有主佛及大师,周围绘有千佛。 底下有飞天,千佛。 画面色彩淡雅,场面宏大,气势非凡。 站在洞内,恍若置身佛教圣地,万千慈悲佛像环绕,祥云缭绕,飞天飞舞,一派西方极乐景象。 这种气氛只能让人回归本心,生死存希望。 突然间,他们明白了为什么这么多人这样做,这一幕让我忍不住泪流满面。 环境和气氛确实会影响一个人的心情。 嘿,音乐开始了。
出了艺术展览馆就是佛经展览馆,里面有大报恩寺的两件镇馆之宝:《北藏》和金经,还有一些刻经的模板。 这种事我不明白,但看简介你就能明白它的惊人特征:从下旨到完成《北藏》佛经六千三百六十一卷,花了近三六年的时间,又两年才能完成。 被运到敦煌。 由于太稀有,镇守汉中的钦差大臣王珪花钱买了一本里面的《心经》,用金泥抄写。 其中包括珍稀的青蓝色纸张、真金银泥、精致的锦缎包装、以及上等的银子。 线条让经文看起来金碧辉煌村门牌坊厂家,充满了宫殿般闪闪发光的金粉。 我想起《西游记》里的一句话:经书不可轻传,王贵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另一点:经书不可轻传。 更重要的是,这部经书历经六百多年的炮轰、烟尘、风雨,竟然被有心人奇迹般完整保存下来,成为道教抄本。 也是当之无愧的国宝级文物,令人赞叹不已。
佛经陈列馆前有一座显眼的砖混混凝土碗形宝塔(又称宝瓶塔)。 土塔是昌吉历史悠久的五行塔之一。 该塔高33.37米,是我们在西藏经常看到的佛塔。 那个虽然有点旧了,但和之前的相比还是有点相形见绌。
土塔东侧有一座保存完好的明清粤菜馆,建筑精致古朴,石雕精美。 徽商遍布天下,家财堪比全国。 在国家寺庙里建立他们的事业一定不是什么难事。 会所是典型的别墅风格。 关帝庙由东向西面向戏台,对应了一句话:庙门面向戏台,升官发财,商人的表情是那么的直率、豪放。 南北两排有画廊式建筑,无论晴雨都可以在戏曲演出时使用。 想必只有地位高的有钱人才能享受到。 可惜往日的人已随风而去,留下两间空屋,眼前的财富散落四方。 一句空话,怎能让人叹息。
我花了三个小时参观了大报恩寺,但我还是觉得意犹未尽。 就像吃了一顿大餐却没有喝酒,或者有酒却没有尽兴一样。 传统的东西就像这酒一样。 喝的时间越长,它就会变得越醇厚。 当你喝下它的时候,你的心中仍然有一股力量在涌动。 你一定要大喊:真过瘾。
金昌吉,看来我们得再做一次了。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